
争做“四有教师” 服务十堰法治建设
安军老师出生于1979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法学系主任、副教授,大阳城集团娱乐app网址下载2022教工二支部书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长江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检察理论与实务研究基地、十堰市“七五”普法讲师团、十堰市地方立法研究中心专家库成员。
安军老师认真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结合专业深入学习了习近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思想。始终牢记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引路人”及“四有”好老师标准,在科研教学、学生培养、支部工作等方面身体力行,争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一、三尺讲坛法脉传承
自从教以来,对症法学专业学生特点,安军老师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将最前沿的理论不断充实到教案中。在课堂中,他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司法实践场景搬到课堂上,充分结合自己做过的公安司法办案工作经验,激活看似枯燥的法理法规,极大点燃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效果明显。
安军老师在日常的法学本科教学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四位一体”式教学方法,即法学问题—法律制度—分析研判—法律结论。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尝试配套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自从教以来,安军老师的教学评价均获“优秀”。2021年3月,安军老师被评为第三届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十佳教师”。2016年12月,在学校接受教育部审核评估期间,专家在现场听了安军老师的《刑法案例分析》课后,高度评价其课程案例选取巧妙,教学水平较高。
课题研究和毕业论文是本科生的“拦路虎”,也是老师最头疼的工作,但面对艰巨的辅导任务,安军老师从未退却,他非常注意“授人以渔”,挤出时间收集资料备足功课,不惜余力做好专业分析,精准引导学生学会寻找研究方向、确定课题和制定写作大纲。不畏辛苦,频繁往返家校之间,线上线下耐心指导学生反复修改,教会每一名学生认真撰写毕业论文。近5年,经他悉心指导,每年均有学生的毕业论文获校级以上优秀评定等次,其中,王雨骁同学的《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理解与适用》被评为2019年湖北省优秀学位论文。安军老师也被评为优秀论文指导教师。
除了在教学岗位勤力躬耕,安军老师研究领域不断深入、拓展,在共同犯罪、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等方面颇有建树。在《海南大学学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人民司法》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中国法学会、湖北省社科基金、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等省部级课题3项,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中国法学会、湖北省社科基金、湖北省科技局、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武当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等课题20余项,专著《教唆未遂研究》荣获十堰市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
安军老师将责任担在肩头、刻在心里,用满满热情传递知识的薪火,长期在刑事法学、法治教育领域坚毅求索,赢得广泛赞誉,先后于2018年获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优秀教师称号,2019年获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优秀教师标兵称号,2020年获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优秀教师称号。2018年至2020年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获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表彰“记功”一次。
二、宽容仁爱良师益友
安军老师积极探索法学专业“课堂思政”模式,旗帜鲜明地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认为具备坚守正义、坚持原则、守住底线的担当,对于树立法学专业学生公正的司法理念是十分重要的,这将决定其未来从业执法办案的品质和境界。因此,在考察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安军老师更注重学生司法品德的培养和团队合作能力,法学161,162班分别获得2018、2019年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活力团支部”荣誉称号;作为教工支部书记,安军老师将育人要求有机融入党支部建设和相关活动,着力配合法学系推动专业思政建设,构建大思政格局,充分发挥全体师生党员在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安军老师将这些工作实践经验提炼成理论成果,2020年,《课程思政元素与法学专业教学内容融合贯通的路径研究》获批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安军老师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不仅教知识,更教做人,不仅重视课堂,还关注课下学生奋斗与发展。2016年,作为人文学院法学专业两个班68名学生的班主任,安军老师把学生看作68个家庭的希望,为了帮助学生们顺利通过国家法律统一职业资格考试(司法考试),安军老师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为学生义务作辅导,班级通过率超过30%。有的学生在考研择校过程中纠结、犹豫,安军老师知道后主动为其分析形势与利弊,指导学生合理做出选择,从而极大鼓舞了学生考研的信心,提高了考研录取率。有的学生入职法院、检察院后对如何发展和提高自身有些困惑迷茫,安军老师经常与其沟通,为其提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坚定了学生在公检法系统奉献专业知识的决心。
2016年新生刚开学的第二天,由于家庭出现重大变故,一名女生精神上遭受严重打击,无法适应新的大学生活。安军老师得知后第一时间开导学生,同时联系家长一起做思想工作,跟进帮助、鼓励学生,使该生快速走出心理阴影,把精力转到学习上,后因成绩优秀,被同学们选为学习委员,工作十分出色,积极把爱的力量和进取精神传递给其他同学。疫情期间,安军老师利用网络平台对滞留武汉的学生及时开展心理疏导。返校后,仍保持和学生交流、沟通,使学生一进校门就有家的温暖,遇到问题都愿意跟他说,成了学生的知心人。
三、服务社会躬耕不辍
安军老师一直高度关注并主动助力十堰市法治建设发展。在繁重的教学科研之余,积极参加十堰市法治宣传教育。2017年9月、2018年3月,学院的校外实习基地——十堰市张湾区检察院因需要加强法律专业知识培训找到他后,安军老师热情应允,利用休息时间收集资料,精心备课,先后为十堰市张湾区检察院检察干警讲授了《金融诈骗犯罪非法占有目的司法认定》、《刑法修正视野下危险犯的辨别与应对》等专题,获得广泛好评。在基层社会治理基本技能培训中,安军老师针对法警、干警、公务员、妇女、乡镇干部等多类群体特点,精心备课,利用课余时间奔赴县、乡、市进行普法宣讲,先后为街道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宣讲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等主题,参与十堰市广播电视台《民法典》宣讲节目录制,以生动的语言解读《民法典》,以求深入群众,获十堰市委组织部通报表扬。2020年3月18日,应邀在丹江口市检察院为全体干警讲授《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19日赴郧西为全县政法干部轮训班再次讲授同一主题,为十堰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提供了专业指导和深度解读,有效提升了其法治素养、坚定了为国家履行职责使命的信念;4月13日,安军老师受十堰市张湾区农业农村局邀请,为黄龙镇斤坪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公司、专业大户等市场经营主体(产业脱贫带头人)讲授了《民法典》,普及了法律常识;4月15日,为十堰市检验检测系统91名党员干部作了关于《百年大党初心使命的制度保障》报告,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执行党内法规的自觉意识。作为十堰市普法讲师团成员,安军老师不顾咽炎的痛苦,不辞辛劳,来回奔波,深入机关、街道、社区、学校、乡镇、农村等地开展法治讲座60余次,为十堰市的法治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安军老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积极推进研究成果转化为法治社会发展的动力。2016年十堰市取得地方立法权时,作为主要起草人,积极参与《十堰市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立法调研、起草以及修改工作,该《条例》于2019年9月26日获湖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对《十堰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十堰市恐龙地质遗迹保护条例》积极提出改进建议,得到了十堰市人大大常委会的赞扬;科研方面,安军老师立足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开展研究,使理论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2017年《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指标体系建构——基于湖北经验的研究》获批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论文《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两法衔接研究——以湖北为例》荣获湖北省社科联2018年湖北青年学者论坛二等奖。
多年来,安军老师带领学生深入十堰市开展义务服务,培养其甘于奉献的社会情怀。自2016年以来,安军一直担任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法律协会指导教师,在其带领下,该学生社团借助暑期社会实践、组织优秀学生以法律志愿者为基层群众提供义务普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活动。2017年,带领学生赴丹江、郧阳区等地走村入户,开展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其指导的《法律援助助力精准扶贫调研团》登上《中国青年网》等多家媒体,安军老师获团中央“镜头中的三下乡”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高校这块沃土上,作为园丁的安军老师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念,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也收获了累累硕果;在十堰这座山城中,作为一份子的安军老师信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更坚信“一方人”也应回馈“一方水土”,将个人的价值与社会的价值融为一体,做中国梦的建设者是新时代党员应尽的义务。在今后的工作中,安军老师还将脚踏实地、坚持不懈,以“四有教师”为目标,做最努力的党员教师。